做私域的人都知道,最不缺的是“路人”,但最缺的是“铁粉”。他们不仅是我们的付费用户,更是我们的忠实粉丝和口碑传播者,能主动为我们做分享、做推荐,甚至为我们的内容做背书。
为什么想拥有“铁粉”?他们可以真正认可我们的专业和用心,愿意为我们的服务买单,并且会持续的支持我们。所以,“铁粉”是私域运营的“黄金部分”,他们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变现能力和影响力。
本期海豚课堂,我们将分享一些,让“路人”向“铁粉”转变的私域设计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为什么“路人→铁粉”转变会很困难?
其实,私域流量就是一场「注意力争夺战」!“路人”从哪儿来?短视频、直播间、朋友圈……但大多数人只是围观,很少能真正被转化为铁粉。这个核心原因在哪呢?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粉丝≠用户:公域里吸收的粉丝大多是因为碎片化内容关注我们的,只能算是被吸引过来的“路人”。
私域≠流量池:而被吸引到私域中的用户,只要未被激活,他们就只是我们的“僵尸联系人”。
总结一下就是,未被激活的用户,永远都只是“路人”,只有想办法让他们成为我们的“铁粉”,创建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才有转化他们的机会。
二、“铁粉”的标准是什么?
那么就有朋友们问了,如何分辨哪些是“路人”哪些是“铁粉”呢?很简单,“铁粉”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标准:
行为上:复购≥3次、愿意主动推荐老师课程、和老师互动频率高。
情感上:对老师有人格上的认同,比如“XX老师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是我的指引者”。
经济上:愿意为溢价服务买单,比如高价的社群服务。
当然了,识别“伪铁粉”也很重要。比如,某个用户虽然付费了,但几乎不参与互动,甚至运营后很快就流失了——这样的用户更像是“一次性用户”,而非真正的铁粉。
还要注意的是,“铁粉”≠“随便”,如果老师在运营维护上不给力,铁粉也是会慢慢流失的。
三、如何设计能让私域用户向“铁粉”转化
怎么能让私域用户向“铁粉”转化?关键在于打造一个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持续互动的生态圈~
1、先了解“用户→铁粉”的转化路线
第1步:好奇→了解
用户通常会被高质量课程预告或者老师放出的“钩子”吸引到私域中去,这个时候,运营人员通常会趁着用户好奇心正浓的时候迅速用更丰富的内容将这份好奇转化为对私域价值的深入了解。
第2步:了解→试用
当用户对私域内容产生了兴趣,下一步就是让他们愿意主动尝试老师的课程。运营人员通常会设计一些免费试听课,让用户听完一两节课再决定是否购买。这一步的关键是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让他们觉得“试试看也没损失”。
第3步:试用→购买
当用户愿意试听课程后,关键点就转移到如何将这种短暂的体验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了。这个时候大多数运营人员会通过分发优惠券等运营策略来强化用户的购买意愿,增加他们完成首次付费转化的概率。
第4步:购买→深度参与
当用户完成首次付费购买后,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引导他们深度参与私域活动,提升用户的忠诚度和活跃度,让用户向“铁粉”迈进。这个时候很多运营人员会通过设置激励机制、打造私域氛围来加深用户的深度参与感。
第5步:深入参与→用户再次购买
当用户深度参与私域活动,并再次或多次购买自己的其他课程后,那他们早就不是普通粉丝了,而是"铁粉"——不仅粘性强,还自带安利属性,走到哪都想帮你拉人进来的那种~
2、再了解属于老师的专属杠杆
要想让用户心甘情愿在私域中“生根发芽”,必须构建起“专业信任+人格信任+结果信任”的三重信任体系,缺一不可。
专业信任:老师要展示自己的专业实力,比如对用户展示下自己的资质证书、行业荣誉等,让用户相信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
人格信任:通过打造有温度、有个性的个人形象,与用户建立起情感连接。比如,与用户互动,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理念等。
结果信任:用实际的成果说话,比如在私域中发一些用户的成功案例、课程的好评数据等,让用户看到购买课程后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
3、怎么设计私域能加速“路人→铁粉”的速度
以下是系统设计的五层漏斗模型:
L1:可见层——抓注意
在私域的各个入口和渠道,通过吸引眼球的设计和内容,让用户注意到自己。例如,设计有创意的欢迎语、精美的海报等。
具体动作:定期更新私域入口的视觉设计,发布引人注目的文案。
踩雷要点:视觉设计过于花哨,反而分散用户注意力,导致核心信息被淹没。
L2:可感层——强体验
当用户进入私域后,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第一体验。例如,及时的欢迎消息、个性化的推荐等,让用户感受到老师的用心。
具体动作:用户进入私域后,立即发送个性化的欢迎礼包和推荐内容。
踩雷要点:进入私域后没有任何引导和互动,用户不知所措,很快离开。
L3:可交层——做成交
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引导用户进行购买。例如,限时折扣、赠品、组合套餐等优惠活动,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
具体动作:定期推出限时优惠活动,提前预热,活动期间多次提醒用户。
踩雷要点:优惠活动规则复杂,用户难以理解,或者优惠力度不够,无法吸引用户购买。
L4:可恋层——造依恋
在用户购买后,通过持续的关怀和优质的服务,让用户对老师和其制作的课程产生依恋。例如,定期推送行业热点、举办社群专属活动等。
具体动作:建立用户关怀计划,定期与用户互动,根据用户的反馈及时改进产品和服务。
踩雷要点:购买后对用户不闻不问,或者服务不到位,导致用户不满。
L5:可传层——促裂变
鼓励用户将课程推荐给身边的人,实现私域的裂变增长。例如,设置推荐奖励机制,如推荐成功双方都可获得优惠券、课程书籍资料等奖励。
具体动作:用户购买后,发送专属推荐海报和奖励说明,对推荐成功的用户及时给予奖励。
踩雷要点:推荐奖励机制不明确,或者奖励不具有吸引力,导致用户不愿意推荐。
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用户需求,灵活调整策略,不断优化和改进,才能在私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
从路人到铁粉,这是一个关于如何让用户真正爱上你的私域设计的深度探讨。如果你也在做私域运营,不妨从今天开始——哪怕只是一个小改变,也可能成为用户从“路过”到“留下来”的关键转折点。